培训课程六:何谓“过年”与“正月”——解读中国年节中的文化密码
发布时间:Aug 2, 2023 | 作者:
何谓“过年”与“正月” #解读中国年节中的文化密码# 过年,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是一年一度的大团圆,是大年三十除夕那一桌满满的团圆饭。 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,过年、大年三十、大年夜、除夕都是指同一天。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,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。 春节之于中国人,是头等重要的节日。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,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,民族的精神,民族的真、善、美,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,是沟通情感的血脉纽带。 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,过年、大年三十、大年夜、除夕都是指同一天。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,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。 1911年辛亥革命后,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。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,讨论历法问题,决定使用公历,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并不称为“元旦”。 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“公历纪年法”,将公历1月1日定为“元旦”,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“春节”,以立法的形式在中国推行公历。 陈勤建: 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,文艺学、文艺民俗学博士生导师(另兼民俗学硕导)、华东师大中文学科学位分委会副主席、教育部重点研究所──华东师大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中国城镇民俗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。 心动了吧, 快来看看如何 过年年假几天? 过年的日子应该多少天? 何为过年的日子? 农历一月为什么叫正月? 传统节日是特地地域民众对物候变迁节律的认知 传统节日内蕴中华族群独特的地方性生存智慧 我们将为您推荐文化艺术课程 带您足不出户享受文化服务 图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- 上一篇: 培训课程七:传统陶艺
- 下一篇: 培训课程五:养生大讲堂